馬鈴薯非常容易取得,且能做多種變化,是許多料理新手的最愛食材之一。同時大家都知道發芽、變綠的馬鈴薯是有毒的,那是什麼毒性物質呢?
這種毒性物質稱為茄鹼(Glycoalkaloids),只有馬鈴薯有茄鹼嗎?
馬鈴薯非常容易取得,且能做多種變化,是許多料理新手的最愛食材之一。同時大家都知道發芽、變綠的馬鈴薯是有毒的,那是什麼毒性物質呢?
這種毒性物質稱為茄鹼(Glycoalkaloids),只有馬鈴薯有茄鹼嗎?
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在市集發現一種很特別的水果?
這個外觀深紫色,圓圓可愛的水果,在切開後因為會流出甜甜的白色乳汁,所以俗稱「牛奶果」。由於它的花朵形狀很像星星,果實的橫切面能看到一個的星形,也叫做「星蘋果(star fruit)」。
每到12月,市面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柑橘,幾乎只要名字有「柑」、「橘」、「橙」、「柚」的都是同一家族喔!簡單舉個常見的名字:甜橙、寬皮柑、葡萄柚。
廣告中有果肉的果汁(不是有狗肉的狗汁喔),這些俗稱果肉的部位,是在每一個果瓣中的「汁囊」。汁囊是一個特化細胞,在果實成熟時會不斷膨大,因此變成如此多汁的柑橘。
在柑橘的栽培中,環境因子與溫度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,就無法讓果實累積夠多的光合產物,進而導致轉色不良。
柑橘的橘色外皮來自於類紅蘿蔔素,也是在挑生長良好、品質達一定水準的挑選依據。果皮呈現偏黃色或是轉色不均,就可能在生長過程中,環境或營養所造成的影響,當然青皮品種的柑橘類,就另當別論囉。
文/張慈芳
圖/杜亞潔
編校/阿毛師
黃豆以不同型態的食物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之,常吃的豆腐、豆漿外,還有發酵食物的納豆、醬油,或是豆漿的殘渣,素香鬆。而在我們常吃的豆腐、豆漿、豆花中,成為豆漿是第一步。
但為甚麼黃豆沒有人直接吃,都是要經過發酵,烹煮呢?
愛吃梨的人不可不知這個神祕的編號。
4029,又稱為蜜雪梨,可說是台灣基因優良的品種,繼承了父母優良的性狀。40號的「橫山梨」與編號29號的「新世紀梨」,經育種人員不斷選拔,才誕生出如此高品質的編號4029-蜜雪梨。
「雨後春筍」常形容下雨過後,筍生長快速,紛紛冒出頭的景象。由此可知筍的生長如此快速,但通常也老化很快。夏天大家偏好綠竹筍,涼拌清涼又增加食慾;或是買個麻竹筍燉個排骨,也是眾多家庭的拿手菜。
前陣子在農場幫忙時,發現有幾顆蒜頭發芽了!
經過了解之後才知道,台灣蒜頭的產季是在春季的3-4月,農民們將他們採收後會將他們平鋪,經過曝曬將水分去除,即可在室溫下存放半年之久。蒜頭不耐高溫,溫度低於25度左右容易打破休眠,就會開始發芽。蒜頭發芽的過程會長葉,消耗莖中的營養物質,導致鱗莖萎縮、乾癟,甚至腐爛,口感也會有所改變。過程中並不會產生什麼毒素,口感跟味道都已經不適合食用,而長出的芽就是我們熟識的另一種蔬菜──蒜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