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2789090_1713652165372533_8558388972332406261_n.jpg

 

採收胡蘿蔔的苦,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。胡蘿蔔這種根莖類作物,分量非常足,因此在採收的時候,搬運常常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。在今日台灣人口老化下,耕作面積較為分散下,雇工的問題又更加顯的拮据。

據市集雲林農友說法,胡蘿蔔比起作物,如地瓜、馬鈴薯等,其皮薄、水多,特別容易被曬傷。此時若採收後不趕緊包裝入庫,很容易就會在儲藏期間發生裂變,整批的作物就可能從作物分級中,從較高等級轉變成低等級的分類,當然價格就差了許多,只能做另外的運用。

台灣目前可能採行機械採收嗎?在台灣的確有案例,但無法適用到多數的農戶,其原因是該機器採收的面積是150公頃,加上耕作區鄰近且田區完整,才符合大型機器的購置成本,然後多數的農戶面積分散,加上沒有相對應大小的機器,造成現在很難推行機器採收的原因。

台灣現行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稻米,是因為稻米種植面積在台灣為大宗、專業耕作區多、耕地完整、有相對應大小的機器,同時多數的稻米專業區還能夠一年二收,產量足夠支撐機器的購置成本,在多方成本因素的考量下,才有機器採收的可能性。

也因此,在無法藉由太多機器設備達到省工的前提下,多數的農戶還是繼續採行人力採收。實際的參與過採收工作,真的會讓人筋疲力竭,扛紅蘿蔔扛到不要不要的,也就能更加的珍惜這些食物的得來不易。

圖文/陳紀仲
編校/阿毛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