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剛結束的農場參訪之旅,在過程中與市集朋友討論了許多的議題,從設施搭建上農友的選擇,或是從家中自栽的蔬果討論到經濟規模栽培的農業生產。每一樣小省思,都是藉由我們實地去觀看後,才能從中相互印證得到的。於是擅長寫些廢文的阿毛師,想要用這篇文章讓各位看看,農友在選擇是否參與市集的過程中一些抉擇點,也讓我們知道,農友自己的市集成本學。
預知市集大小事,先知市場二三事。
最近常常有機會去跟不同的人群分享市集營運的二三事,最近常說的一句話:六年前做市集,跟現在做市集,是一件完全不一樣的狀況。六年前必須電話一通一通,關係一層一層的去尋找農友來參加一個未知的領域;六年後,是農友拿著放大鏡去檢視一個市集的生意狀況,管理機制,以及後續的營運狀況。
這其中的變化,跟這六年來跟著政策的轉變,市場的新起,食安問題等因素,幫助有機農業慢慢形成一種產業,都有密切的關係。其中我想影響最大的,應該是近期推動的新北市每週一餐的有機營養午餐計畫,約35萬名學童,一餐就吃掉台灣約莫35噸的有機蔬菜。這一周一餐,就大概把台灣有生產力的有機蔬菜農場的產量都快吃光了,剩下的農場,不是產量太小,就是已經有既定配合通路。也因為這塊無限可期的大餅,紛紛讓一些知名企業都爭相投入生產…
由於政策性的支持,營養午餐的計畫吸納了中大型高產量的農場,紛紛投入新北市的營養午餐計畫,而空缺下來的市場,就由中小型的農場支撐,諸如小型的有機店與相關通路。才會產生阿毛師的這篇文章,關於農友的通路選擇、耕作型態、成本計算的問題了。
前言也說太久了…不過就是有前言,大家也才能深刻的感受到那個拉力有多大,我後面談到的一些狀況,也比較能讓大家感同身受。(我們繼續)
市場不同,耕作型態大不同。
一般來說,如果一些有產量的農場如果也想進軍新北市,那麼在耕作的型態勢必就會調整成溫網室的耕作型態,確保產量的穩定。接著就是進行產品種類的控制,會儘量以一間溫室一種蔬菜為主,除了方便控制採收時間外,肥料施用,水分控制,病蟲害管理都是一個考量的因素。
然而,市集的消費市場與通路的消費市場是完全不同樣態的,市集的消費市場是少量且多樣栽培的,不能期待消費者每天都吃空心菜、青江菜吃到產期結束。於是同一個溫網室、同一個生產區,栽培不同多樣的蔬菜生產,就會變成一個技術的障礙,就算沒有技術障礙,也會造成工作的複雜化,這也是多數小型的農場,成本降不下來的因素,因為實在太費工了。(但,小農場有小農場的優勢,且對消費者比較有利,以後有空再說)
中小型的農場沒有辦法降低生產成本,但卻能維持一個農場的多樣性,這樣的生產過程,除了是一種價值的選擇外,卻也是高度展現農友在田間的專業度與不可或缺性。於是,如果從一開始的生產成本開始考量起,多數的農友在第一關常常就會把參加市集這個選項給刪除了。畢竟,做生意的第一準則,往往都是降低成本,穩定獲利。
農友的市集成本學
接著,不同的市集有著不同的規則,不一樣的收費與支出。參與市集的農友,通常把油資、規費、時間成本,人力替代的加總起來,大致上每次參與市集都必須先支出一筆2-5千元的支出(車費從500-1500,規費從0-1000,人力替代成本佔2-3k)。也就是說,就算農友每週從市集的販售所得賺取1萬元的營業額,也必須先扣掉擺攤固定支出,接著再扣除生產成本後的淨所得,獲利最高也可能只有2-3成。
通常這會是第二個農友把參加市集這個選項給剔除的原因之一,也就是他們必需在參與市集的時間裡,請一兩個技術不如他、生產效率不如他的工人來協助田間的例行事務。這就是上面提到的人力替代成本,一來一往之間,就會更加削弱農友參加市集的想法。
這對於多數的農友來講,似乎就不是一個很難的數學問題,而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。在市集賺到的,常常是把原本該給良善的通路、物流業賺走的錢,用投入更多的時間,所交換回來的。
一兼二顧,喇賽放鬆兼交流
參與市集還是有它的優勢存在,例如:能夠從中拓展自己的農場品牌,增加自己的多元通路,溝通自身的農場經營理念,對於市場的敏銳度等。這其中每一樣小小的因素,都會是影響農友選擇市集,或是自身農場經營時,自我成本訂價的考量。
不過,若自己是一個不甘寂寞的農友,有時對於這類型的農友,最棒的還是在孤獨的農業生產過程中,每個禮拜都能來找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喇賽,才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