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蔬菜週記/圖文/杜亞潔
盛夏裡的微甜對策
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,市面上的水果也開始追求量化指標,水梨13-15度,葡萄15-17度,荔枝17-20度。其他季節性的水果不多說,經過甜度計檢測篩選才上市販售的品項真的越來越多。
吃甜,在飲食體驗當中最容易與幸福、愉悅劃上等號。但食物裡的細微知覺其實讓人最難忘懷的,好比水梨甜中帶著顆粒的口感,葡萄皮微酸微苦的舌上細味,荔枝果肉豐厚甜度裡夾帶著的一絲酸香;因為不同的口感,這些不同的甜分別帶出味覺裡的平衡,也帶出生活的記憶。
夏天動輒32度的高溫,入口的食物太甜就顯得膩口,水感的瓜果在甜味裡帶了清涼於是特別受歡迎。今年特別嘗試的梨仔瓜,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美濃瓜與洋香瓜,梨仔瓜外皮是亮麗的金黃色,切開果肉閃爍著白玉色澤,口感相當爽脆,最重要的,果肉甜得剛剛好,有細緻的甜香也吃得到瓜類特有的水感清涼。
現在市面上甚少見到的梨仔瓜曾經在過去盛行一時,但後來被美濃瓜、網紋哈密瓜等取代。不僅菜市場少有,也從人們的記憶裡消失,詢問七、八年級生少有人吃過,更別說90後的孩子們。比起回味記憶中的滋味,梨仔瓜對這個世代來說已經是嘗鮮的體驗,而這樣的體驗也是季節限定中的限定,如果錯過下周溫家咖啡的豐收上市,下一次可能就要碰碰運氣才有機會嘗試呢!
SPECIAL THANKS:
梨仔瓜 │ 溫家咖啡農場
延伸閱讀:
老男人的菜市場》苦命的梨仔瓜
http://mag.udn.com/mag/reading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63769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