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222370_1495899270481158_4395024067166776309_n.jpg

圖文/陳紀仲
編校/阿毛師

約莫幾年前,蟲孔的有無、外型醜似乎成為了有機農產品的代名詞。但隨著近幾年病蟲害的管理資訊越來越充足,這樣的情形已慢慢改善,甚至還能讓消費者以為,是否使用了不該使用的資材。實際走一圈市集,我想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產品絕對是外型漂亮,而,這是如何達成的?

有機農業在害蟲控制上,採取的是「預防重於消滅」,因此農民著重在「管理」而非「治理」。而害蟲管理,就與IPM 有關,「綜合性害物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, IPM」。其宗旨是:以「生物生態」為管理理念,管理基礎建立在對害蟲以及作物的生態習性理解,運用多樣的手法來防治。

有機農業就是要靈活的運用各種非農藥防治,其最大的目的,非撲滅所有害蟲,而是降低害蟲族群密度,使其不會造成經濟危害,這些防治也是出自於對害蟲及作為的了解。

曾經聽過一個故事:番木瓜,俗稱木瓜。在雨季後,好發疫病,近年來更因為入侵木瓜粉介殼蟲,在慣行栽培上,大多以施用農藥控制,較容易產生施用過量的情形。但如果從綜合性害物管理的角度下手,通常會透過觀察,番木瓜園中,果實上病原微生物都是寄生在下位萎凋枯黃老葉,因此,只要勤於把樹體上老葉去除,就可以維持果實健康,對於額外資材的依賴就可以降低很多,也可以獲得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
又如很多種植短期葉菜的農友,採取的是二階段移植栽培的方式,就是利用蟲卵孵化的時間差,從穴盤移植到田間,降低病蟲害的耗發,降低資材的使用,增加作物的收穫量與美觀。

因此,面對病蟲害的問題時,如果可以把觀念從「噴什麼有效」改成「怎麼樣事先預防」,對於病蟲害管理的方式,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思考方式。

下回來市集,不妨駐足在攤位前,請教農友們對於害蟲的管理秘訣,以及農友跟病蟲害的互動哲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